搜索
首页 《怀贤诗之桑魏公》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意思:百姓得以瞻仰,上帝赐给良弼。

出自作者[宋]王禹偁的《怀贤诗之桑魏公》

全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魏公的赞美,表达了对魏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不满。 首先,诗中描绘了魏公的才华和功绩,他独力远晋室,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目,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这些描述都表现了魏公的卓越才能和影响力,他能够引领朝政走向正轨,使百姓得到关注和照顾。 其次,诗中还表达了对魏公品行和道德的赞美。他沉着冷静,帷幄谋略,政事笔下,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跋敕朝据案,论兵夜远膝。这些描述都表现了魏公的严谨作风和高尚品质,他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为朝政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对朝政现状的不满和担忧。诸侯如狼虎,请谒尽股栗,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这些描述揭示了朝政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诸侯之间的争斗、权力的滥用、百姓的苦难等。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否则将会对国家和百姓造成更大的伤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魏公的赞美和对朝政现状的担忧和不满,表达了对魏公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关注和期望。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诗,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考和反思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魏公王佐才,独力远晋室。
挥手廓氛霾,放出扶桑目。
感慨会风云,周旋居密勿。
下民得具瞻,上帝赉良弼。
沉沉帷幄谋,落落政事笔。
品流遂甄别,法令颇齐一。
跋敕朝据案,论兵夜远膝。
多士若鸳鸿,官材咸有秩。
诸侯如狼虎,请谒尽股栗。
秉钧多事朝,绰绰有纪律。
远将留侯比,近以赞皇匹。
志在混车书,誓将阐儒术。
皇天未厌乱,运去何飈欻。
高祖厌寰区,少帝无始卒。
老成既疏远,群小相亲昵。
黩武兵渐骄,倒悬人不恤。

作者介绍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

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五代史阙文》。

关键词解释

  • 上帝

    读音:shàng dì

    繁体字:上帝

    英语:God

    意思:
     1.天帝。
      ▶《易•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国语•晋语八》:“夫鬼神之所及,非其

  • 下民

    引用解释

    百姓;人民。《诗·小雅·十月之交》:“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史记·循吏列传》:“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坐制礼法,束缚下民。” 宋 陈亮 《勉强行道大有功》:“天祐下民而作之君,岂使之自纵其欲哉!”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

  • 良弼

    读音:liáng bì

    繁体字:良弼

    意思:犹良佐。
      ▶《书•说命上》:“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
      ▶孔传:“梦天与我辅弼良佐,将代我言政教。”
      ▶唐·杨炯《中书令薛振行状》:“文王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