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汴堤莺》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意思:其下迅速黄流,山上叫黄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汴堤莺》

全文赏析

这首诗《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通过对古堤、榆树、黄流、黄鸟、舟中之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感慨。 首联“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通过对古堤上榆树繁多,榆荚纷纷飘落的景象的描绘,为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颔联“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则进一步描绘了堤下的急速流动的黄流和堤上黄鸟鸣叫的场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多元。 颈联“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笔锋一转,转向了对舟中之人生活的关注。诗人通过描述船夫和乘客日渐衰老的黑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这一转折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引人深思。 接下来的两联“千里归大梁,玉笙闻{上穴下叫}窕”和“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一联写远行人归家,一联写音乐在林中回荡,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呼应,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最后,“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以劝诫的口吻告诫人们不要羡慕在沙路上行走的人,他们的生活虽然豪华,但也有其艰辛。这既是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是对世俗生活的劝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短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世俗生活的劝诫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使得整首诗既有深度又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堤多长榆,落荚鹅眼小。
其下迅黄流,其上鸣黄鸟。
安知舟中人,黑鬓日已少。
千里归大梁,玉笙闻{上穴下叫}窕。
终朝不成曲,幽响在林表。
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黄流

    引用解释

    1.指酒。《诗·大雅·旱麓》:“瑟彼玉瓚,黄流在中。” 毛 传:“黄金所以饰流鬯也。” 郑玄 笺:“黄流,秬鬯也。” 孔颖达 疏:“酿秬为酒,以鬱金之草和之,使之芬香条鬯,故谓之秬鬯。草名鬱金,则黄如金色;酒在器流动,故谓之黄流。”按,传、笺所释不同,此从笺疏。参阅 清 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 南朝 梁 沉约 《梁宗庙登歌》之四:

  • 黄鸟

    读音:huáng niǎo

    繁体字:黃鳥

    英语:troopial

    意思:(黄鸟,黄鸟)

     1.鸟名。有两说。
      ▶《尔雅•释鸟》:“皇,黄鸟。”
      ▶郭璞注:“俗唿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