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意思:忽然像上林明白,万年树枝上鸣叫。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闻早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鸟声为引子,回忆了作者曾经的宫廷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和真实生活的向往。 首段描绘了早莺的鸣叫声,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阳光和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诗中转向了对上林苑的描绘,万年枝上的鸣叫声唤起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回忆。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作者作为近臣时的生活,秉笔直承明,视草闲暇,旦暮闻此声。这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然而,诗的末段却描绘了作者现在的生活,寂寞浔阳城,远离宫廷,远离自由。这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最后两句“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强调了鸟声的统一性,无论身处何处,人们都能听到同样的鸟声。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宫廷生活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鸟声为引子,通过回忆和对比,表达了对自由和真实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宫廷生活的无奈和感慨。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出眠未起,屋头闻早莺。
忽如上林晓,万年枝上鸣。
忆为近臣时,秉笔直承明。
春深视草暇,旦暮闻此声。
今闻在何处,寂寞浔阳城。
鸟声信如一,分别在人情。
不作天涯意,岂殊禁中听。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上林

    读音:shàng lín

    繁体字:上林

    意思:
     1.古宫苑名。
      ▶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
      ▶《三辅黄图•苑囿》:“汉·上林苑,即秦之旧苑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