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春》 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

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

意思:芭蕉有密封,黄鸟没有譊譊。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立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季节更替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颛帝位方禅,勾芒印已交”,颛帝和勾芒是古代中国神话中的两位重要神祇,代表着季节的交替。这句诗表达了时间的流转,意味着新旧交替,勾芒印已交,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芭蕉有封事,形象地描绘了芭蕉逐渐展开的叶片,就像一个封存已久的事情被揭开,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变化。黄鸟莫譊譊,则表达了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黄鸟的叫声在这里被用来象征时光的匆匆。 整首诗通过季节更替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内涵的诗歌,通过描绘季节更替和人事变迁,表达了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慨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颛帝位方禅,勾芒印已交。
芭蕉有封事,黄鸟莫譊譊。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黄鸟

    读音:huáng niǎo

    繁体字:黃鳥

    英语:troopial

    意思:(黄鸟,黄鸟)

     1.鸟名。有两说。
      ▶《尔雅•释鸟》:“皇,黄鸟。”
      ▶郭璞注:“俗唿黄

  • 芭蕉

    读音:bā jiāo

    繁体字:芭蕉

    短语:桃树 漆树 冬青 吐根 柠檬 苏木 圣诞树 栗树 七叶树 梨树 月桂树 木棉树 椰子树 白桦 枇杷 白杨树 女贞 红树 柚木 杏树 卫矛 银杏树 木菠萝 紫荆

  • 譊譊

    读音:náo náo

    繁体字:譊譊

    意思:争辩,论辩。引申为喧闹嘈杂。
      ▶《庄子•至乐》:“彼唯人言之恶闻,奚以夫譊譊为乎!”唐·柳宗元《天对》:“惟鲧譊譊,邻圣而孽。”
      ▶清·魏源《<公羊春秋>论下》:“后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