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唱时倾耳,僧谈亦解颐。
意思:我唱时倾听,僧人交谈也笑容。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游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萧散湖山路,天教脱馽羁》是一首描绘诗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在湖山之间游历的诗篇。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以及与当地人的交流,展现出他内心的愉悦和自由。
首句“萧散湖山路,天教脱馽羁”中,“萧散”一词,表达了诗人湖山之间的自由和散淡,仿佛脱离了尘世的束缚和羁绊。“天教”二字,透露出诗人对这种自由的欣然接受,同时也带有一种自然的赋予,仿佛是上天让他有机会体验这样的生活。
“蝉声入古寺,马影度荒陂”这两句描绘了诗人行经古寺和荒陂的景象。蝉声入耳,马影掠过,古寺和荒陂的静谧与诗人的行进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此刻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樵唱时倾耳,僧谈亦解颐”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当地人的交流。樵夫的唱樵、僧人的谈经都让诗人感到愉悦。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的交流无碍的场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自由。
最后,“偏门灯火闹,不敢恨归迟”两句描绘了归家的景象。夜幕降临,灯火通明,诗人归家的路上依然热闹非凡。尽管诗人可能会因为晚归而有些许遗憾,但他并没有因此产生恨意,反而体现出他的豁达和包容。
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山之间的自然景色、人文景观以及与当地人的交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喜悦。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文的细腻描绘,以及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使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内涵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