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寒食感事呈同官》 北园花木殊未动,到处哭雨惟鸣鸠。

北园花木殊未动,到处哭雨惟鸣鸠。

意思:北园花木特殊不动,到处哭雨只斑鸠。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寒食感事呈同官》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月八日值寒食,阴霾蔽空不肯收》是一首对寒食节时阴霾天气和寂寞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三月八日值寒食,阴霾蔽空不肯收”,直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状况。诗人描述寒食节时,天空被阴霾笼罩,不肯散去,给人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感觉。 “北园花木殊未动,到处哭雨惟鸣鸠”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寂静,北园的花木没有因为寒食节的到来而动弹,只有时不时传来的雨声和鸠鸣。这种环境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寂寥之情。 “吾曹可怜爱薄宦,甘此寂寞来山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自嘲。诗人感叹自己为官之路坎坷,爱情薄命,如今只能在这寂寞的山州中度过。 “酒肴有无更莫问,逢遇相与清谈休”是诗人的自我安慰和期望。诗人不再期待酒肴的丰盛,只要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清谈,就足够了。这表现出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天气、环境、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一位官员在寂寞环境中对生活无奈的自嘲和自我安慰。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八日值寒食,阴霾蔽空不肯收。
北园花木殊未动,到处哭雨惟鸣鸠。
吾曹可怜爱薄宦,甘此寂寞来山州。
酒肴有无更莫问,逢遇相与清谈休。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北园

    读音:běi yuán

    繁体字:北園

    意思:(北园,北园)
    在北面的园林或园圃。
      ▶《诗•秦风•驷驖》:“游于北园,四马既闲。”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罗乎后宫,列乎北园。”
      ▶晋·陆

  • 花木

    读音:huā mù

    繁体字:花木

    英语:flowers and trees

    意思:泛指花草树木。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花木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

  • 到处

    读音:dào chù

    繁体字:到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鸣鸠

    读音:míng jiū

    繁体字:鳴鳩

    意思:(鸣鸠,鸣鸠)
    即斑鸠。
      ▶《诗•小雅•小宛》:“宛彼鸣鸠,翰飞戾天。”
      ▶《吕氏春秋•季春》:“鸣鸠拂其羽,戴任降于桑。”
      ▶高诱注:“鸣鸠,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