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昔二首》 谈攻说守漫多端,谁把先朝事细看。

谈攻说守漫多端,谁把先朝事细看。

意思:谈进攻对防守漫多方面,谁把先朝事细细看。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感昔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针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思考和批判的,它以一种严肃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历史中的一些错误决策和行为,以及这些决策和行为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首先,诗中提到了“谈攻说守漫多端,谁把先朝事细看”,这是对历史事件的一种反思和批评。它暗示了人们在讨论战争和防御时,往往过于注重策略和战术,而忽视了历史的背景和影响。诗人呼吁人们应该仔细审视过去的历史事件,深入了解其背景和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其次,“弃夏西陲忘险要,失燕北面受风寒”,这是对历史决策的批评。诗人指出,历史上的一些统治者放弃了西部边疆的险要地区,导致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同时,他们也失去了北方边境的控制权,导致国家在北方的压力下受到寒冷的侵袭。这些决策不仅导致了国家的安全问题,也影响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第三,“傍无公议扶种李,中有流言沮范韩”,这是对历史事件中一些不公正现象的批评。诗人指出,历史上的一些事件中,存在着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如扶植李氏家族来巩固统治,而这种行为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也存在一些流言蜚语来破坏范韩等人的声誉和影响力,这种行为也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和稳定。 最后,“身经目击始知难”,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诗人认为,只有亲身经历和目睹历史事件,才能真正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困难性。只有通过亲身实践和观察,才能更好地认识历史的真相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度思考和批判,它提醒人们应该仔细审视历史事件,深入了解其背景和影响,同时也应该反思历史中的不公正现象和错误决策,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谈攻说守漫多端,谁把先朝事细看。
弃夏西陲忘险要,失燕北面受风寒。
傍无公议扶种李,中有流言沮范韩。
寄语深衣挥麈者,身经目击始知难。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细看

    读音:xì kàn

    繁体字:細看

    短语:审美 瞩 瞻

    英语:peer

    近义词: 谛视、端量、端详、审视

    详细释义:仔细观

  • 朝事

    读音:cháo shì

    繁体字:朝事

    意思:I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
       ▶《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芗。”
       ▶陈澔集说:“朝事,谓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II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