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张源》 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

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

意思:咫尺西江路,悲欢暂时没有听说。

出自作者[唐]牟融的《寄张源》

全文创作背景

《寄张源》是唐朝诗人牟融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诗人牟融与友人张源之间的深厚友谊,二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反思。 牟融与张源是好友,他们在一起共同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得不分开,各自生活。牟融在离开张源后,深感孤独和思念,因此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此外,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唐朝虽然盛极一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牟融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反思。 综上所述,《寄张源》的创作背景是牟融对友人张源的思念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咫尺西江路,悲欢暂莫闻。
青年俱未达,白社独离群。
曲径荒秋草,衡茅掩夕曛。
相思不相见,愁绝赋停云。

关键词解释

  • 西江

    读音:xī jiāng

    繁体字:西江

    英语:HSI

    意思:
     1.江名。
      ▶珠江干流,古称郁水,在广东省西部,由黔、郁、桂三江匯合而成。
      ▶唐·张籍《野老歌》:“西江估客珠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