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伯牙绝其弦,岂亦会斯意。

伯牙绝其弦,岂亦会斯意。

意思:伯牙绝弦的,难道也会这意思。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和陶渊明杂诗(六首。以下《越游稿》)》

全文创作背景

戴良的《和陶渊明杂诗》是在明代创作的,这组诗共六首,收入他的《越游稿》中。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受到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伟大诗人和辞赋家,他的诗歌主题多涉及自然、田园、隐逸等,风格自然朴素,语言简洁明了,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戴良在创作这组诗时,受到了陶渊明诗歌的启发和影响,通过模仿和借鉴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和内容,表达了自己对自然、隐逸等主题的感受和思考。同时,这组诗也反映了戴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厌倦,以及对自由、安宁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东汉有两士,幼安与程喜。
爰得交友心,知音乃余事。
伯牙绝其弦,岂亦会斯意。
如何百代下,不与昔人值。
涉江采芳馨,颓波正奔驶。
四顾无寄者,三嗅复弃置。
¤

关键词解释

  • 伯牙

    读音:bó yá

    繁体字:伯牙

    意思:春秋时精于琴艺的人。传说曾学琴于着名琴师成连先生,三年不成。后随成连至东海·蓬莱山,闻海水澎湃、林鸟悲鸣之声,心有所感,乃援琴而歌。从此琴艺大进,终成天下妙手。琴曲《水仙操》、《高山流水》,相传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