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月二十五日喜雨》 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

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

意思:最初是交给官吏承命书,是夜早下深一尺。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三月二十五日喜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旱雨”和“驱龙”。诗人在接受委吏的任务后,当晚看到了深一尺的旱雨,使他认识到“穷困”与“草莱”的相似性,以及驱逐龙需要霹雳般的行动。最后,他表示即使现在没有雷电,也已经下起了滂沱大雨,希望三公不要担忧。 首联“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诗人描述了自己接受委任去管理会计事务,当晚就看到了深一尺的旱雨。委吏是古代官职,负责管理国家财政事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委吏工作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描绘了当晚的奇异天气。 颔联“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枝有时涤”,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穷困”与“草莱”的相似性的理解。这里的“穷困”可以理解为生活的艰难困苦,“草莱”则象征着平凡、无足轻重。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改变的一天。颈联“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诗人引用了传说中的故事,表达了对驱逐龙的决心和信心。这里暗示了诗人有驱逐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尾联“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诗人表示即使现在没有雷电,也已经下起了滂沱大雨,希望三公不要担忧。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三公的安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旱雨”和“驱龙”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未来的信心。诗人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使人感受到他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初为委吏承命书,是夜旱雨深一尺。
乃知穷困同草莱,隔岁焦枝有时涤。
向闻乖龙池底藏,驱逐肯行须霹雳。
今无雷电已滂然,好在三公莫忧责。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命书

    读音:mìng shū

    繁体字:命書

    意思:(命书,命书)

     1.诏书,诏令。
      ▶《仪礼•觐礼》:“诸公奉箧服加命书于其上。”
      ▶《左传•定公四年》:“其子蔡仲改行帅德,周公举之,以为己卿士,

  • 委吏

    读音:wěi lì

    繁体字:委吏

    意思:
     1.古代管理粮仓的小官。
      ▶《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赵岐注:“委吏,主委积仓廪之吏也。”
     
     2.泛指小吏。

  • 承命

    读音:chéng mìng

    繁体字:承命

    意思:受命。
      ▶《左传•僖公十五年》:“苟列定矣,敢不承命。”
      ▶唐·岑参《酬成少尹骆谷行见呈》诗:“何幸承命日,得与夫子俱。”
      ▶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

  • 一尺

    读音:yī chǐ

    繁体字:一尺

    意思:
     1.表度量。十寸为一尺。
      ▶《庄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汉·刘向《说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