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上送友人南游》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意思:潇湘见来雁,应考虑到只有边境游。

出自作者[唐]张乔的《江上送友人南游》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深深的乡愁和对远方游历的孤独感。 首句“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心中的乡愁。这里的“何处”并非指具体的地方,而是指作者所处的远方,天涯海角,远离故乡,这种孤独和寂寞之情油然而生。而“乱流”则象征着作者旅途中的艰辛和困难,与乡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旅途中的自然景色。晚霞映照着群山,湖面宽阔,一叶孤帆在秋风中飘荡。这些景象既展示了作者所处的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这两句则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生活场景。他买酒与渔舍中度过,与渔民分享灯火,这种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的乐趣。 最后,“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两句则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远方游历的孤独感。潇湘是作者即将到达的地方,那里会有来去的雁阵,而作者却独自一人边游,这种孤独和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深深的乡愁和对远方游历的孤独感。诗中景象生动,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作者介绍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 见来

    读音:jiàn lái

    繁体字:見來

    意思:(见来,见来)
    犹真的,真个。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诗:“锁石藤梢元自落,倚天松骨见来枯。”
      ▶宋·欧阳修《阮郎归》词之五:“见来无事去还思,而今花又

  • 边游

    读音:biān yóu

    繁体字:邊游

    意思:(边游,边游)
    游歷边地。
      ▶唐·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诗:“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唐·康骈《剧谈录•刘相国宅》:“有中朝宿德,常话在名场日,失意边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