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意思:难道与肘后始终没有分,见说仙中也有僧人。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 首句“珠殿香輧倚翠棱”,诗人以华美、香气的珠殿为背景,描绘出翠色的山棱。这种色彩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寒栖吾道寄孙登”,诗人以隐居者的身份,像孙登那样栖身在山林之中,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岂应肘后终无分”,诗人自问是否也应该像孙登那样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然而,诗人又表示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没有这样的缘分和福分。这种矛盾的心理,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见说仙中亦有僧”,诗人又引用了另一个故事,说明仙人世界和僧人世界都是存在的,表达了自己对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和尊重。 “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这两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云雾敛尽,山泉飞溅,月光明亮,山鼠从枯藤上走过。这些景象都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理解。 最后,“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诗人以华顶山的清谈之夜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清谈、诗歌等精神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郑弘的思念和祝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珠殿香輧倚翠棱,寒栖吾道寄孙登。
岂应肘后终无分,见说仙中亦有僧。
云敛石泉飞险窦,月明山鼠下枯藤。
还如华顶清谈夜,因有新诗寄郑弘。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无分

    引用解释

    1.无己之份。谓没有得到颁赐物。《左传·昭公十二年》:“ 齐 ,王舅也。 晋 及 鲁 卫 ,王母弟也。 楚 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2.没有机缘。 唐 杜甫 《九日》诗之一:“竹叶於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宋 黄庭坚 《江城子·忆别》词:“有分看伊,无分共伊宿。”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百年无

  • 肘后

    读音:zhǒu hòu

    繁体字:肘後

    意思:(肘后,肘后)
    谓随身携带的。指医书或药方。
      ▶唐·杜甫《寄张十二山人》诗:“肘后符应验,囊中药未陈。”
      ▶前蜀·贯休《宿赤松山观题道人水阁兼寄郡守》诗:“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