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酬忠公林亭》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意思:
拿我兴来催促,采菊行不断。
出自作者[唐]包融的《酬忠公林亭》
全文创作背景
**《酬忠公林亭》是唐代的诗人包融创作的一首诗**。包融和当时的大多数诗人一样,热衷于建功立业,获取功名。他的这首诗,可以被看作是对自己仕途的一种期望和自勉。他通过描绘忠公林亭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他借景抒情,以林亭的景色自比,展现了自己的抱负和志向。然而,具体的创作背景,如包融的个人经历、社会环境等,史书并未详细记载,所以无法给出更多的背景信息。
相关句子
持我五字句,送子千里别。
--
出自《送陈良卿》作者:[宋]葛绍体
清梦断,更随月色禁持我。
--
出自《千秋岁·玉林照坐》作者:[宋]李流谦
尔今持我诗,西见二重臣。
--
出自《送张盥赴举诗》作者:[唐]刘禹锡
持我万家春,一酬五柳陶。
--
出自《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作者:[宋]苏轼
持我问诸禅,少露真消息。
--
出自《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绝省人事触绪有感吒之讽吟》作者:[宋]程公许
君可持我诗,叩门细自列。
--
出自《送前歙黟楚□□五首》作者:[宋]方回
相顾持我语,取信如执券。
--
出自《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作者:[宋]蒲寿宬
持我光明珠,照此大圆镜。
--
出自《题月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作者:[宋]陆文圭
持我无弦琴,千载赓此曲。
--
出自《北窗诗》作者:[宋]项安世
兴来搔首。
--
出自《瑞鹤仙 细君寿日》作者:[元]李俊明
兴来一扫。
--
出自《减字木兰花·生绡蜀茧》作者:[宋]曾寅孙
兴来引笔千行。
--
出自《沁园春·湖海襟期》作者:[宋]王居安
尽乘流、兴来便去。
--
出自《三登乐·一碧鳞鳞》作者:[宋]范成大
兴来豪饮挥金碗。
--
出自《凤栖梧/蝶恋花 兰溪》作者:[宋]曹冠
此地秋吟苦,时来绕菊行。
--
出自《早秋过郭涯书堂》作者:[唐]周贺
登原忻时稼,采菊行故墟。
--
出自《秋郊作》作者:[唐]韦应物
一罋香醪一曲琴,得相寻处且相寻。
--
出自《秋晚述怀呈薛子长》作者:[宋]华岳
日相寻。
--
出自《江城子 别樊山先天观道友》作者:[元]尹志平
相寻只在。
--
出自《清平乐·平沙流水》作者:[宋]张炎
争忍不相寻?
--
出自《诉衷情》作者:[唐]顾敻
惟有梦相寻。
--
出自《菩萨蛮·郎情秋后萧疏叶》作者:[元]张翥
岁晚来相寻。
--
出自《赠别冀侍御崔司议》作者:[唐]陈子昂
千里远相寻。
--
出自《送从弟蕃游淮南》作者:[唐]王维
诗句原文
江外有真隐,寂居岁已侵。
结庐近西术,种树久成阴。
人迹乍及户,车声遥隔林。
自言解尘事,咫尺能辎尘。
为道岂庐霍,会静由吾心。
方秋院木落,仰望日萧森。
持我兴来趣,采菊行相寻。
尘念到门尽,远情对君深。
一谈入理窟,再索破幽襟。
安得山中信,致书移尚禽。
作者介绍
包融简介
包融(约695-约764),汉族,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著名诗人。与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皆有名,号吴中四士。张九龄引为怀州司马,迁集贤直学士、大理司直。其子包何、包佶,世称二包,各有集。包融之诗,今存八首。
关键词解释
相寻
读音:
xiāng xún
繁体字:
相尋
意思:
(相寻,相寻)
1.相继;接连不断。
▶南朝·梁·江淹《效古》诗之一:“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
▶《北史•源贺传》:“陈将吴明彻寇淮南,歷阳
相寻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