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述志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意思:手握乾坤杀伐决断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出自作者[清]洪秀全的《述志诗》

全文创作背景

洪秀全的《述志诗》创作于1837年,当时他在广州应试落第后,回到花县,因忧愤而患了一场大病,这首诗是在他病中所写。那时正值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统治黑暗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洪秀全对清朝的腐朽统治和外国侵略者的鸦片贸易深感不满。他个人的科举失败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进而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开始形成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雄心壮志。因此,他写下了这首《述志诗》,表达了他的理想和反抗精神。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作者介绍 洪秀全简介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民族英雄。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但其坚信“古来事业由人做”,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的盛世。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号称天王。1853年定都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在主权原则上,洪秀全对满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英国政府曾派使者与洪秀全联系,表示如果洪秀全承认英国在华利益就对太平天国提供援助,但遭到洪秀全严词拒绝。由于洪秀全始终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不肯出卖国家主权而使得列强转而支持满清政府。1864年洪秀全在天京病逝,其逝世后太平天国在满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联合绞杀下覆亡。

关键词解释

  • 杀伐

    读音:shā fá

    繁体字:殺伐

    英语:massacre

    意思:(杀伐,杀伐)

     1.征战,讨伐。
      ▶《孟子•滕文公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
      ▶《后汉书•王

  • 乾坤

    读音:qián kūn

    繁体字:乾坤

    英语:heaven and earth

    详细释义:1.本是易经上的两个卦名,后借称天地、阴阳、男女、夫妇、日月等。唐?杜甫?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

  • 正解

    读音:zhèng jiě

    繁体字:正解

    意思:I
    正确的见解。
       ▶南朝·梁·沈约《为齐竟陵王发讲疏》:“竟陵王殿下,神超上地,道冠生知,树宝业于冥津,凝正解于沖念。”
    II
    指解元。乡试第一名。<

  • 民悬

    读音:mín xuán

    繁体字:民懸

    意思:(民悬,民悬)
    谓人民的疾苦。语本《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
      ▶太平天国·洪秀全《述志》诗:“手握干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