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乐天诗》 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

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

意思: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迹。

出自作者[宋]张镃的《读乐天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以香山居士白居易为主题,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赞美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中,“香山老”指的是白居易,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方无斧凿痕”则表达了白诗的自然、流畅,如同自然流淌,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这既是对白居易诗歌艺术的赞美,也是对白居易本人品格的赞美。 “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两句,进一步赞美了白居易的才情。其中,“能转物”表达了白居易能够灵活地运用生活中的事物,将其转化为艺术。“笔下尽逢源”则表达了他在写作时灵感不断,文思泉涌。 “学博才兼裕,心平气自温”两句,赞美了白居易的学识渊博、才情兼备,同时也表达了他心平气和、温文尔雅的品格。 最后,“随人称白俗,真是小儿言”两句则表达了对那些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人的批评。他们把白居易的诗歌视为寻常俗诗,这种评价未免过于肤浅和片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白居易的赞美,传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应该自然流畅,不露斧凿之痕;才情应该渊博兼备,灵感不断;品格应该心平气和,温文尔雅;而那些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的人,应该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读到香山老,方无斧凿痕。
目前能转物,笔下尽逢源。
学博才兼裕,心平气自温。
随人称白俗,真是小儿言。

关键词解释

  • 斧凿痕

    引用解释

    1.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2.比喻诗文刻意造作的痕迹。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诸葛亮刘伶陶潜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 李格非 善论文章,尝曰: 诸葛孔明 《出师表》、 刘伶 《酒德颂》、 陶渊明 《归去来词》、 李令伯 《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 香山

    读音:xiāng shān

    繁体字:香山

    英语:Fragrance Hill (a park in Beijing)

    意思:
     1.山名。
      (1)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山之东。

  • 斧凿

    读音:fǔ záo

    繁体字:斧鑿

    意思:(斧凿,斧凿)

     1.斧子与凿子。泛指工具或刑具。
      ▶《三国志•魏志•钟繇传》:“不待远假斧凿于彼肉刑,然后有罪次也。”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