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用斧凿削刻留下的痕迹。 唐 韩愈 《调张籍》诗:“徒观斧凿痕,不瞩治水航。”
2.比喻诗文刻意造作的痕迹。 宋 惠洪 《冷斋夜话·诸葛亮刘伶陶潜李令伯文如肺腑中流出》:“ 李格非 善论文章,尝曰: 诸葛孔明 《出师表》、 刘伶 《酒德颂》、 陶渊明 《归去来词》、 李令伯 《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
读音:fǔ záo
繁体字:斧鑿
意思:(斧凿,斧凿) 1.斧子与凿子。泛指工具或刑具。 ▶《三国志•魏志•钟繇传》:“不待远假斧凿于彼肉刑,然后有罪次也。”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读音:luò shān
繁体字:落山
意思:指太阳下山。 ▶瞿秋白《文艺杂着续辑•<子夜>和国货年》:“明明还只是子夜,而居然以为天已经大亮了,甚至于太阳又要落山了。” ▶赵树理《套不住的手》:“陈秉正老汉从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