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访山中友》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意思:披开荆棘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出自作者[宋]赵汝鐩的《访山中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披荆踏石访山友》是一首描绘作者探访山友,体验山中生活的诗篇。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探访友人的经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山友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联“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描绘了作者在山中探访友人的情景,通过“披荆”和“踏石”这两个动作,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的敬畏和尊重,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山友的尊重和亲近。野鸟惊人心烦意乱的情景,与枯柳的静谧形成对比,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静谧和神秘。 颔联“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通过牧童和鹤发叟的对话,展现了山友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互相尊重。牧童的热情相迎和鹤发叟的一笑,都表达了山友之间的友好和亲切。 接下来的几联,描绘了山中的自然景色和山友的生活环境。作者描述了数间倚岩而建的茅屋,尘土飞扬却不用扫帚。竹厨中贮存着四五本书,土壁黏着碑文分列左右。这里的生活虽然简朴,但却充满了文化的气息。作者还描述了山中自酿的酒,邀请作者一同品尝。在夕阳西下时分,作者被邀请一同回家,虽然有些醉意,但仍然兴致勃勃地参与各种活动。 最后,作者在归途中看到了猴子在树上跳跃,不禁引发了对山中生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山友的敬重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山友的敬重和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披荆踏石访山友,野鸟惊人闹枯柳。
牧童为我通姓名,一笑相迎鹤发叟。
结茅倚岩屋数间,尘埃辟易不用帚。
竹厨贮书维四五,土壁黏碑分左右。
山中新醅未堪压,携手邀我沽村酒。
床前尚有著残棋,忘记四围关户牖。
日斜扶醉同归来,但见黑白子纷纠。
猕猴树上周章走,莫是此曹来动否。

关键词解释

  • 惊人

    读音:jīng rén

    繁体字:驚人

    短语:冲天 高度 入骨 万丈

    英语:astonishing

    意思:(惊人,惊人)
    使人惊奇。
      ▶《韩非子•喻老》:

  • 披荆

    读音:pī jīng

    繁体字:披荊

    意思:(披荆,披荆)
    见“披荆斩棘”。

    造句:暂无

  • 踏石

    引用解释

    1.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 孙犁 《白洋淀纪事·吴召儿》:“不用说 雁北 那趟不完的冷水小河,登不住的冰滑踏石,转不尽的阴山背后。”

    2.旧时 陕西 端午节的一种民俗。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节令》:“五月五日, 江 南曰竞渡, 陕西 洋县 曰踏石。”

    读音:

  • 枯柳

    读音:kū liǔ

    繁体字:枯柳

    意思:凋萎的柳树;老柳树。
      ▶唐·李颀《题卢五旧居》诗:“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鸱。”
      ▶宋·刘克庄《故宅》诗:“恰则炎炎未百年,今看枯柳着疏蝉。”
      ▶元·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