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河南巡抚杨贯之》 宪府乍临新邑洛,宣房已复旧河流。

宪府乍临新邑洛,宣房已复旧河流。

意思:宇文宪府乍临新都城洛阳,宣房已恢复河流。

出自作者[明]王鏊的《赠河南巡抚杨贯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关怀和忧国忧民情怀的诗。诗人描述了灾难横遍十三州,百万苍生受灾的场景,展现了他对民众的深深关怀。然后他提到了新邑洛的宪府,以及恢复旧河流的宣房,这些都是诗人对国家复兴和重建的希望。 诗中提到“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涧东来尚自周”,这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展现出他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 最后,“列郡分明望丰采,安危须共主分忧”,诗人表达了他对官员们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展现出丰采,与主上共同分担国家的安危。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的深深关怀,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国家历史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灾横被十三州,百万苍生手抚柔。
宪府乍临新邑洛,宣房已复旧河流。
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涧东来尚自周。
列郡分明望丰采,安危须共主分忧。
作者介绍
王鏊(1450年9月22日-1524年4月14日),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苏州吴县(今苏州市吴中区),自幼聪颖过人,八岁即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颂其文。

成化十一年(1475年),王鏊考中进士,授翰林编修。他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吏部尚书等职,参与过多次政治改革和军事征战。王鏊主张废丞相制度,设立内阁,以提高政治效率。他还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倡科举制度的改革,促进人才选拔和教育公平。

除了政治和教育方面的贡献,王鏊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清新脱俗,充满山水意境,代表作有《看梅》、《水调歌头·游南溪》等。他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创立了“震泽派”的绘画风格,被誉为“王派”。

关键词解释

  • 宣房

    读音:xuān fáng

    繁体字:宣房

    意思:亦作“宣防”。
     
     1.宫名。
      ▶西汉·元光中,黄河决口于瓠子,二十余年不能堵塞,汉武帝亲临决口处,发卒数万人,并命群臣负薪以填,功成之后,筑宫其上,名为宣房

  • 宪府

    读音:xiàn fǔ

    繁体字:憲府

    意思:(宪府,宪府)
    御史臺。
      ▶唐·杜甫《哭长孙侍御》诗:“礼闱曾擢桂,宪府屡乘骢。”
      ▶仇兆鰲注:“御史所居之署,汉谓之御史府,亦谓宪臺。”
      ▶《旧唐

  • 复旧

    读音:fù jiù

    繁体字:復舊

    英语:undoing

    意思:(复旧,复旧)

     1.恢复过去的制度、观念、习俗、状态等。
      ▶《宋书•武帝纪下》:“诸供给昔减其半者,可悉复旧。

  • 河流

    读音:hé liú

    繁体字:河流

    英语:river

    意思:
     1.指黄河水流。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河流遄疾,道阻且长。”
      ▶《清史稿•河渠志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