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意思:锡杖闲来往,没有意识到在禅。

出自作者[唐]刘长卿的《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中禅院。 首联“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诗人通过描绘故居和春草,营造出一种深深的怀旧和宁静的氛围。春草的嫩绿,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而“欲芊芊”的形容又增添了几分期待和柔情。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月光洒在山间,石上清泉潺潺,更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静谧。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这两句诗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山中的猿啼预示着新的一夜的到来,又指看到花儿盛开,不禁感叹时光如流水,岁月匆匆。这里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感慨。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杖锡闲来往,是诗人在山中禅院的生活写照,表现出他从容不迫、闲适自在的态度。无心到处禅,则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深领悟,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纷扰,达到了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中禅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禅理的深深领悟。它是一首优美的诗,也是一首深情的诗,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刘长卿(约726—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争议十分激烈,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725年间,逝于786-790年年间。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骚坛秘语》有谓: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专主情景,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

关键词解释

  • 来往

    读音:lái wǎng

    繁体字:來往

    短语:走 往来 明来暗往 往复 走动

    英语:to come and go

    意思:(来往,来往)

     1.来去,往返。

  • 无心

    读音:wú xīn

    繁体字:無心

    英语:indeliberateness

    意思:(无心,无心)

     1.犹无意,没有打算。
      ▶《东观汉记•寇恂传》:“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计事

  • 到处

    读音:dào chù

    繁体字:到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杖锡

    读音:zhàng xī

    繁体字:杖錫

    意思:(杖锡,杖锡)
    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
      ▶晋·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序:“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
      ▶唐·

  • 闲来

    读音:xián lái

    繁体字:閑來

    意思:(闲来,闲来)
    亦作“闲来”。
     平时。

    解释:1.亦作\"闲来\"。 2.平时。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