毡裘重译裹风腥,改袭衣冠拜舞轻。
意思:毡裘翻译包风腥,改衣服帽子拜舞轻。
出自作者[宋]李石的《犒蛮给衣》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表达对于游牧民族在接受中原文化后的转变的看法。作者通过描绘游牧民族在接受中原文化后,抛弃了他们传统的风腥味的习俗,转而以更为文明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敬意和尊重。
首句“毡裘重译裹风腥”描绘了游牧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他们穿着厚重的皮毛衣物,裹着风腥味,这象征着他们过去的生活方式,充满了艰苦和挑战。
“改袭衣冠拜舞轻”则描绘了他们接受中原文化后的转变。他们开始学习中原的衣冠服饰,轻而易举地学会了拜舞的礼仪,这表明他们已经接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并开始融入其中。
“不是两阶蒙圣化”一句,作者表达了对游牧民族转变的肯定。他们不是被动地接受中原的教化,而是主动地接受并融入其中,这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气。
“应将五饵笑书生”一句,作者借用了“五饵”的典故,用以讽刺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无法真正理解游牧民族的真实需求,也无法真正引导他们走向文明的道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游牧民族在接受中原文化后的转变的赞赏和肯定,同时也对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提出了批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