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然侄四归二首》 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

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

意思:爱你刚毅资,不作绕指柔。

出自作者[宋]张栻的《送然侄四归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无尽担忧的情感。诗中描述了儿子十六年来一直陪伴在作者身边,他们之间的感情深厚,但现在儿子即将离去,作者感到深深的失落和担忧。 首段描述了作者对儿子的深深思念,他们之间的感情如同绸缪的琴音,紧密而和谐。中间虽然有些别离,但会合的时刻总是转眼即至。然而现在,儿子将要离开,万里之外再也不会停留。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表达了对儿子的担忧。他不能挽留儿子,因为担心他会为父母担忧。他希望儿子能够继续学习,自我修习,以增长知识和才干。他相信儿子会拥有广博的见识,所有的疾病都会痊愈。他鼓励儿子不要因为道路遥远而放弃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儿子的深深爱意和担忧。它展示了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关爱,也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鼓励。诗中的语言质朴而深情,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父母对子女的深深关爱和期望。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亲情永远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子来见我,倏焉十六秋。
一闻沂上音,此意便绸缪。
中间岂不别,会合同转头。
今兹舍我去,万里不复留。
岂不能挽子,惧子为亲忧。
六月送归船,我思与悠悠。
爱子刚毅资,不作绕指柔。
原子进问学,琢磨须自修。
居然知见广,百病公有瘳。
谁谓道云远,行矣当深求。
作者介绍
张栻是宋代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被誉为“东林党领袖”和“宋代人才辈出时期的巨匠之一”。

为政治变革和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张栻生活在宋朝政治风波中,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他曾任太学博士、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等职务,提倡“变法”以革除官僚腐败,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张栻还致力于文化繁荣,著有《仪礼注疏》、《周易集注》等大量著作,对后世文化和儒家学派影响深远。

具有前瞻性和独特见解:张栻在政治和哲学上的思想非常前卫,提出了“尊王攘夷”的主张,并且主张政治改革和思想解放。他重视世界观的深入挖掘,创立了“格物致知”的哲学理论,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独特见解。

有争议的言论:张栻在其言论中,曾有所谓“义胆忠肝派”和“独立自主”的言辞,对封建礼法和等级制度持反对态度,引起了当时社会权贵的反感。此外,在历史上,张栻也因为一些政治错误而被人诟病,如早年与王安石等人合作推动“新法”,未能取得成功,反而招致了很多非议。

关键词解释

  • 刚毅

    读音:gāng yì

    繁体字:剛毅

    短语:烈 血气 刚 百折不挠 坚强 不屈不挠 硬 血性 毅 宁死不屈 刚直 百炼成钢 钢铁

    英语:fortitude

    意思:<

  • 绕指柔

    引用解释

    1.《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吕延济 注:“百炼之铁坚刚,而今可绕指。自喻经破败而至柔弱也。”后因以“绕指柔”比喻坚强者经过挫折而变得随和软弱。 明 唐顺之 《与杨蕉山书》:“僕少颇负意气,屏发以来,槁形灰心之餘,化为绕指柔焉久矣。”

    2.用以形容柔软之极。 唐 高适 《咏马鞭》:“珠重

  • 爱子

    读音:ài zǐ

    繁体字:愛子

    英语:fondling

    意思:(爱子,爱子)

     1.宠爱的儿子。
      ▶《左传•宣公二年》:“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