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朱监纪四辅》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意思:鲜血不消现在战斗堡垒,白头想见旧征衣服。

出自作者[清]顾炎武的《酬朱监纪四辅》

全文创作背景

顾炎武的《酬朱监纪四辅》的创作背景主要与明末清初的历史事件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这首诗是在顺治十年(1653年)创作的,距离明朝灭亡已经十年。顾炎武作为明朝的遗民,对故国的沦亡和时事的变迁深感悲痛。同时,他也积极投身于反清复明的斗争,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民族气概。 在诗中,顾炎武通过描绘历史现实,表达了对故国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展示了他坚定的信念和斗志,愿与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勉,继续为复兴国家而奋斗。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十载江南事已非,与君辛苦各生归。
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十日围。
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
东京朱祜年犹少,莫向尊前叹式微。
作者介绍 顾炎武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碧血

    读音:bì xuè

    繁体字:碧血

    英语:blood shed in a just cause

    意思:
     1.《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因以“碧血”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相见

    读音:xiāng jiàn

    繁体字:相見

    英语:meet each other

    意思:(相见,相见)
    彼此会面。
      ▶《礼记•曲礼下》:“诸侯未及期相见曰遇。”旧题汉·李陵《与苏武诗》之

  • 未消

    读音:wèi xiāo

    繁体字:未消

    意思:不用,不要。
      ▶《朱子语类》卷六五:“向前便是阳,纔收退便是阴;意思纔动便是阳,纔静便是阴。未消别看,只是一动一静便是阴阳。”
      ▶《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只

  • 征衣

    读音:zhēng yī

    繁体字:徵衣

    意思:
     1.旅人之衣。
      ▶唐·岑参《南楼送卫凭》诗:“应须乘月去,且为解征衣。”
      ▶宋·刘儗《诉衷情》词:“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清·孙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