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楞严经偈》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意思:泡灭空根本没有,何况又有几个三。

出自作者[宋]蔡卞的《楞严经偈》

全文创作背景

《楞严经偈》的创作背景与佛教经典《楞严经》密切相关。《楞严经》是大乘佛教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被视为显密圆通、性相圆融的经典。蔡卞作为宋代的佛教信仰者和文人,对《楞严经》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因此创作了《楞严经偈》来阐述和赞颂《楞严经》的义理。 蔡卞在创作《楞严经偈》时,可能受到了宋代文化、佛教思想以及个人修行体验的影响。他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佛教信仰和对《楞严经》的理解,以期更多的人能通过诗歌来了解《楞严经》的教义和思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网站。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子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於是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去何获圆通。
触以所角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关键词解释

  • 无况

    读音:wú kuàng

    繁体字:無況

    意思:(无况,无况)

     1.不成形体。
     
     2.犹无限,无比。
      ▶南朝·梁简文帝《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偏使红花散,飘飏落眼前。眼前多无况,参差郁

  • 三有

    读音:sān yǒu

    繁体字:三有

    意思:
     1.佛教语。谓三界之生死。一、欲有,欲界之生死;二、色有,色界之生死;三、无色有,无色界之生死。佛教认为三界之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谓之有。
      ▶南朝·梁武帝《游钟山大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