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迎车驾享太庙还宫》 汉酎祭余清庙闭,舜衣垂处紫宫开。

汉酎祭余清庙闭,舜衣垂处紫宫开。

意思:汉醇酒祭我清庙关闭,舜穿垂在紫宫开。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奉迎车驾享太庙还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大典的壮丽景象,通过对大典中象舆走过红毯、云影在半空中浮动、天香弥漫道路、祭典礼仪完成后的欢庆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皇家仪仗的庄严和神圣。 首联“鸣跸声中晓仗回,锦装驯象踏红埃”,直接点明了大典的庄严和神圣。其中,“鸣跸”一词源于古代出巡或祭祀时,在所经之处发出声音,以示恭敬。“晓仗”则是指清晨的仪式。“锦装驯象”则形象地描绘了象舆的华美和驯良。 颔联“半空云影看旗动,满道天香识驾来”,生动描绘了祭典中的景象。其中,“看旗动”描绘了云影在象舆经过时,随着旗帜的飘动而移动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大典的庄严和神圣。“识驾来”则描绘了天香弥漫的道路,人们通过香气知道皇帝驾到。 颈联“汉酎祭余清庙闭,舜衣垂处紫宫开”,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表达了大典的庄严和神圣。其中,“汉酎”和“清庙”分别指代古代祭典和宗庙。“紫宫”则象征着皇家的居所。这两句诗表达了祭典结束后,宗庙关闭,象征着礼仪的结束。 尾联“礼成海内人皆庆,献颂应惭自乏才”,表达了礼仪完成后全国人民的欢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于无法写出对大典的完整描绘的惭愧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大典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皇家仪仗的庄严和神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礼仪完成的欢庆和对自身才情的惭愧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鸣跸声中晓仗回,锦装驯象踏红埃。
半空云影看旗动,满道天香识驾来。
汉酎祭余清庙闭,舜衣垂处紫宫开。
礼成海内人皆庆,献颂应惭自乏才。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清庙

    读音:qīng miào

    繁体字:清廟

    意思:(清庙,清庙)

     1.《诗•周颂》篇名。
      ▶《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文王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
      ▶

  • 紫宫

    读音:zǐ gōng

    繁体字:紫宮

    英语:cv 19

    意思:(紫宫,紫宫)

     1.星官名。指紫微垣。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于是范蠡乃观天文,拟法于紫宫筑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