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
意思:善世既不进攻,隐居也没有闷。
出自作者[宋]释智圆的《思君子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出了一种理想的人格特质,通过对小人、君子、揄扬、包藏、修辞、折槛触鳞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一种高尚、正直、仁义、无猜忌的君子之风的向往和追求。
首段中,“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小人谄媚、君子无猜忌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这种社会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尊重,是诗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两句,诗人对君子们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无论开口还是行动,都充满了对圣贤的推崇和对仁义的追求,这种精神面貌是诗人所向往和追求的。
“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两句,诗人对君子们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方式表示了深深的敬仰,他们用言语和行动来恢复古风,彰显正直之气,这种行为方式也是诗人所追求的。
在诗的后半部分,“善世既不伐,遁世亦无闷”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君子们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品质的赞美,他们既能在繁荣的社会中发挥作用,也能在隐逸的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这种精神境界也是诗人所向往的。
最后,“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斗分寸”两句,诗人对那些能够融入世俗、不被流俗所左右的君子们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不与常人争斗,保持着内心的清明和独立。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高尚、正直、仁义、无猜忌的君子之风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够融入世俗、保持内心清明和独立的人的敬仰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理想的人格特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