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遣暑拟寒山诗》 向来无受用,只是逐名言。

向来无受用,只是逐名言。

意思:从来没有享受,只是追逐名言。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遣暑拟寒山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何日见心源,方知鸟出樊。
向来无受用,只是逐名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鸟出樊篱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首句“何日见心源”,心源即心之本源,引申为内心的真实想法或本意。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探寻真理、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的渴望,表达了一种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 “方知鸟出樊”一句,用鸟出樊篱的形象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和真实生活的向往。 “向来无受用,只是逐名言”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阐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追求名利、追逐虚名浮利的生活方式的反思,认识到这些都是虚妄的,真正的受用和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真实。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真谛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对过去错误生活方式的反思和超越。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名利的诱惑,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引人深思。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展现了作者的智慧和思想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何日见心源,方知鸟出樊。
向来无受用,只是逐名言。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受用

    读音:shòu yòng

    繁体字:受用

    英语:benefit from

    意思:
     1.谓接受财货作为官府开支。
      ▶《周礼•天官•大府》:“颁其货于受藏之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

  • 名言

    读音:míng yán

    繁体字:名言

    英语:saying

    意思:
     1.称说;描述。
      ▶《书•大禹谟》:“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孔传:“名言此事,必在此义

  • 向来

    读音:xiàng lái

    繁体字:曏來

    短语:固 有史以来 素 根本 从 平生 从古至今 向

    英语:always

    意思:(向来,向来)

     1.刚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