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姚覃》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

意思:泪落思山切,身归转路遥。

出自作者[唐]李频的《酬姚覃》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人在离别和孤独中的内心世界。 首句“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虽然朋友不在身边,却不断收到他们的召唤,但是这种寂寥的感觉,又如何能向他人倾诉呢?这种情感上的孤独和无助,让人感到深深的痛苦。 “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孤独中的生活状态。他沉醉在春草的睡眠中,这是他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在夜晚,他借着吟诗作赋来消磨时间,这也是他面对孤独的一种应对方式。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孤独中的坚韧和顽强。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暗示了归乡之路的漫长和艰难。这种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忧虑,进一步加深了作者内心的痛苦。 “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这两句描绘了作者每年都在送别朋友,而杨柳也随着季节的变化,逐渐长出新枝条。这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也暗示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整首诗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人在离别和孤独中的内心世界。它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离别的不舍和无奈。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情感深沉,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深深的共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见又相招,何曾诉寂寥。
醉眠春草长,吟坐夜灯销。
泪堕思山切,身归转路遥。
年年送别处,杨柳少垂条。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寿昌长汀源(今浙江建德李家镇)人,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著有《梨岳集》一卷,附录一卷。

寿昌县令穆君曾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关键词解释

  • 切身

    读音:qiè shēn

    繁体字:切身

    英语:personal; first-hand

    意思:
     1.迫身。谓身为外界所迫。语出《晏子春秋•杂上二四》:“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僕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