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
意思:长把六经为标准,最应三代是起源。
出自作者[宋]李覯的《谢宋屯田见示永平录海南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赠张籍》,作者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诗人。这首诗以赠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张籍的赞赏和对读书的独到见解。
首句“多少儒衣只假涂”,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读书人只求通过科举考试,获得一纸功名,而忽视读书的本质。他们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忽视了真正的学问和知识的积累。作者用“假涂”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肤浅的学习态度。
第二句“贵来谁肯更观书”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浅薄的学习风气,指出那些已经取得地位和名声的人,更不愿意再去读书。他们已经满足于现状,不再追求更高的境界。
接下来的两句“其间或以文争胜,未见如君识有馀”,表达了对张籍的赞赏。作者认为,在这些人中,有一些人通过文字来争胜,但还没有像张籍那样真正理解并认识到了读书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这里的“识有余”是对张籍的极高评价,表达了作者对张籍的敬仰之情。
第五六句“长把六经为准的,最应三代是权舆”,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他认为六经是读书的基础,是知识的源泉。而三代则是读书的起点,是读书的开始。这里作者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并把张籍比作是读书的开端,是对张籍的一种肯定和赞扬。
最后两句“可怜后世名空在,直钓而今岂得鱼”,表达了对读书的深刻思考。作者认为,后世的名声只是虚名,而真正的学问和知识是在现在和当下积累的。如果只追求虚名而不注重实际的学习和积累,那么即使再怎么追求名声,也难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这里的“直钓而今岂得鱼”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只追求虚名而不注重实际学习的批评和警示。
整首诗以赠诗的形式,表达了对张籍的赞赏和对读书的独到见解。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作者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并警示人们要注重实际的学习和积累,不要只追求虚名。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