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慰人悼亡》 朱字箜篌委网尘,月明不见理丝人。

朱字箜篌委网尘,月明不见理丝人。

意思:朱字箜篌委托网友尘,月不见理丝人。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慰人悼亡》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朱字箜篌委网尘》,它是一首描绘了深深的哀愁和回忆的诗。通过对场景和物品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事物的感慨。 首句“朱字箜篌委网尘”,诗人以一个象征音乐和优雅的意象开始,描述箜篌(一种古代乐器)落入尘封的网中,暗示了过去的音乐和优雅已经消失,只剩下尘土。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哀愁和怀念的基调。 “月明不见理丝人”一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失落感。月明之夜,原本应该弹奏箜篌的人已经消失,只剩下空空的琴弦在月光下显得孤独而凄凉。 “镜台窗下樱桃树,应是当时折剩春”两句,诗人转向了具体的回忆。他描述了一个场景:镜台窗下有一棵樱桃树,这个地方曾经是他们一起折取樱桃的地方,但是现在,春天已经不再,只剩下空空的回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过去的音乐、优雅、爱情和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怀念,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这首诗的韵律和节奏也十分优美,读起来有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怀念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朱字箜篌委网尘,月明不见理丝人。
镜台窗下樱桃树,应是当时折剩春。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月明

    读音:yuè míng

    繁体字:月明

    意思:
     1.月光明朗。
      ▶唐·白居易《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袁士元《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

  • 箜篌

    读音:kōng hóu

    繁体字:箜篌

    英语:k`ung-hou [23-stringed instrument]

    意思:古代拨弦乐器名。有竖式和卧式两种。
      ▶《史记•孝武本纪》:“祷祠泰一、后

  • 不见

    读音:bú jiàn

    繁体字:不見

    短语:掉 丢失 不翼而飞 遗失 丢 散失 丢掉 少

    英语:not see

    意思:(不见,不见)

     1.看不到。

  • 朱字

    读音:zhū zì

    繁体字:朱字

    意思:
     1.用硃砂写的字。多用以书写道经、符箓等。
      ▶唐·卢纶《题天华观》诗:“朱字灵书千万轴,苍髯道士两三人。”
      ▶《宋史•礼志七》:“将行礼,然炬相属,又出朱字漆

  • 丝人

    读音:sī rén

    繁体字:絲人

    意思:(丝人,丝人)
    治丝织绸的人。
      ▶汉·扬雄《法言•先知》:“禽兽食人之食,土木衣人之帛,谷人不足于昼,丝人不足于夜,之谓恶政。”
      ▶唐·元稹《桐花》诗:“剑士还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