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所知》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意思:离开了不同秦国赶走,病来返回作越人吟诵。

出自作者[唐]李咸用的《寄所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生、时局和友情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首联“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中,“俎豆”是古代祭祀时所用之具,这里借指诗人的传统文化理想;“干戈”则象征战争和纷争。诗人曾将传统文化视为儿戏,可见他对传统文化的轻视,而“干戈阻素心”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渴望,无奈战乱频仍,破坏了他的美好愿望。 颔联“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困境和无奈。“遁去”和“秦客逐”形成对比,前者表达了诗人的逃避和无奈,后者则表达了追捕的强制性。而“病来还作越人吟”则描绘了诗人病痛中的无助和迷茫,如同越人吟一样,孤独而凄凉。 颈联“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描绘了诗人在困难时期的生活状态,他典衣集资,只为名流古集,寻找奇花异草,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尾联“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诗人坦诚地表达了自己在面对时局时的无奈和无助,他觉得追随潮流、改变自己的喜好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只有当他对某件事有真正的热爱时,才会敞开心扉去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乱、友情、人生选择等主题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坚韧和执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
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

关键词解释

  • 不同

    读音:bù tóng

    繁体字:不衕

    短语:莫衷一是 二 言人人殊 殊 各别 差 见仁见智 不可同日而语 歧 异

    英语:different

    意思:
     1.

  • 秦客

    读音:qín kè

    繁体字:秦客

    意思:
     1.指从秦地来的人。
      ▶《国语•晋语五》:“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2.指秦时避乱移居桃源洞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 来还

    读音:lái huán

    繁体字:來還

    意思:(来还,来还)
    归来;回来。
      ▶《史记•陈杞世家》:“﹝楚庄王﹞已诛徵舒(夏徵舒),因县陈而有之,群臣毕贺。
      ▶申叔时使于齐来还,独不贺。”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