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三和二首》 晴雨幽人曾候鹳,水风闽囝亦占虹。

晴雨幽人曾候鹳,水风闽囝亦占虹。

意思:晴天,雨天隐士曾经等候鹳,水风闽囝也占彩虹。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三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中国乡村的社会状况和民生问题。通过对不同群体的生活状况和环境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公平的深深关切。 首联“身叠三绵凛似冬,老农不与壮丁同”,描绘了农民的艰辛生活,他们身体瘦弱,如同叠在一起的绵羊,在严冬中颤抖。而老农的生活条件与壮年农民相比,显然更为艰苦。这种对比凸显了社会不平等和阶级差异的问题。 颔联“饮泉吏鲜能清白,濒海民多有赤穷”,进一步揭示了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一方面,官员们往往难以保持清白,饮用的泉水往往混有杂质。另一方面,靠近海边的人民却常常面临赤贫的困境。这两句反映了社会公正和公平的缺失,以及社会阶层的不平等。 颈联“晴雨幽人曾候鹳,水风闽囝亦占虹”,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多变和不确定性。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农民们都需要依赖天气预测来决定他们的生产活动。而“闽囝”即福建的儿童们也在雨后的彩虹下展现出他们的欢乐。这一联描绘了生活的艰辛和欢乐并存,也暗示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生活的坚韧。 尾联“汉家非有公私积,亨大毋庸说豫丰”,诗人以汉家的比喻来表达对国家治理的批评。如果国家不能公正公平地处理公共和私人事务,那么无论国家如何强大,人民的富裕都无从谈起。这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的深深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揭示了乡村生活的艰辛和复杂性,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的深深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身叠三绵凛似冬,老农不与壮丁同。
饮泉吏鲜能清白,濒海民多有赤穷。
晴雨幽人曾候鹳,水风闽囝亦占虹。
汉家非有公私积,亨大毋庸说豫丰。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幽人

    读音:yōu rén

    繁体字:幽人

    英语:recluse; hermit

    意思:
     1.幽隐之人;隐士。
      ▶《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疏:“幽人贞吉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