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窦十九(时公车待诏长安)》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

意思:灵台晚上在意多违背,木落花开羡客人回家。

出自作者[唐]崔峒的《赠窦十九(时公车待诏长安)》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景,他在灵台过夜,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愁绪,看着树木凋零,花开又谢,他羡慕友人能够归家。这里的“灵台”是古时对山地的别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和思念之情。“木落花开”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羡客归”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颔联“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江海”象征着遥远和离别,“锦字”则代表着书信,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能收到友人书信的期盼。“几时传”则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思念的深沉。“风尘”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困苦,“缁衣”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容颜的改变,这里诗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颈联“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描绘了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思考。“山阳会”象征着知己好友的重逢,“灞曲”则代表着人生的坎坷和曲折。这里诗人感叹人生中能够相遇知己的机会少之又少,而相遇之后又能长久相处的人更是不多。“农时”则代表着时间的流逝,这里诗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尾联“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汉皇”象征着朝廷和权力,“直谏”则代表着坚持真理和正义。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友人能够得到朝廷赏识的期望,同时也对友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中充满了情感和哲理,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灵台暮宿意多违,木落花开羡客归。
江海几时传锦字,风尘不觉化缁衣。
山阳会里同人少,灞曲农时故老稀。
幸得汉皇容直谏,怜君未遇觉人非。
作者介绍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关键词解释

  • 灵台

    读音:líng tái

    繁体字:靈檯

    英语:Lingtai

    详细释义:1.心灵。庄子?庚桑楚:『不可内于灵台。灵台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郭象?注:『灵台者,心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