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越中送张少府归秦中》 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意思:试登秦岭看到秦川,遥忆青门春可爱。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越中送张少府归秦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是作者借登高望远、怀念故土之情的诗篇。 首句“试登秦岭望秦川”,诗人借登高望远、怀念故土之情,引出下文的深情回忆。秦岭作为长安南面的一个屏障,隔开了关内外的两京,所以登此山,放眼四望,可以尽收眼底。诗人举目远眺,但见关内秦川千里平原沃野,良畴美景,秦川胜境令人心醉。 “遥忆青门春可怜”一句,诗人从眼前的秦岭之景转而遥想长安东南的霸城青门(即长安城东门)一带的早春景色,流露出对长安城一带的深长怀念之情。“可怜”二字直抒胸臆,是对长安城早春景色的集中概括,那灞桥的烟柳,城东的杏园等等,都包含其中。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两句,既写时节已近夏至,将有瓜果蔬菜上市,又暗含着诗人的隐秘心理:希望自己离开此地时,能带走邵平田上丰收的瓜果蔬菜。这两句写得颇有情致,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故土的眷恋。 这首诗语言朴素洗炼,情景交融。诗人从眼前之景引出绵绵情思,又从深情回忆中回到眼前之景。既有乡土之思,又有离别之痛。整首诗读来朗朗上口,让人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试登秦岭望秦川,遥忆青门春可怜。
仲月送君从此去,瓜时须及邵平田。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秦川

    读音:qín chuān

    繁体字:秦川

    英语:Qin Chuan

    意思:古地区名。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因春秋、战国时地属秦国而得名。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天下有变,

  • 秦岭

    读音:qín lǐng

    繁体字:秦嶺

    英语:Qinling Mountains

    意思:(秦岭,秦岭)

     1.山名。又名秦山、终南山,位于今陕西省境内。
      ▶《三秦记》:“秦岭东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