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君俞喜雨》 一夜镐炎散烈风,清和从令气潜通。

一夜镐炎散烈风,清和从令气潜通。

意思:一天夜里镐炎散风,清和从令气沟通。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和君俞喜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在政治清廉、勤政爱民的基础上,希望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愿望。 首联“一夜镐炎散烈风,清和从令气潜通。”描绘了一个清爽宜人的天气,微风轻拂,仿佛是上天赐予的恩泽。这一联以天气变化为引子,为整首诗定下了清和宜人的基调。 颔联“诚微敢谓天心应,政拙惟希岁事丰。”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敬畏和对政绩的期待。作者认为自己的诚心和努力虽然微不足道,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政绩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这一联体现了作者对政治责任的担当和为民服务的情怀。 颈联“便有欢声南亩俗,首传佳句省陵翁。”描绘了作者深入民间,与百姓同乐,与老人相处的情景。作者通过“欢声”和“佳句”两个意象,表达了对民间生活的赞美和对老人的敬爱之情。这一联展现了作者亲民爱民的形象,也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心灰鬓雪无余愿,饱食安居与众同。”表达了作者在政治清廉、勤政爱民的基础上,愿意与百姓共享美好生活的愿望。作者认为自己的付出已经得到了回报,愿意与百姓共享丰收和安宁。这一联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整首诗以天气变化为引子,通过描绘作者亲民爱民的形象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责任的担当和对百姓福祉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政治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夜镐炎散烈风,清和从令气潜通。
诚微敢谓天心应,政拙惟希岁事丰。
便有欢声南亩俗,首传佳句省陵翁。
心灰鬓雪无余愿,饱食安居与众同。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烈风

    读音:liè fēng

    繁体字:烈風

    英语:strong gale

    意思:(烈风,烈风)
    暴风;疾风。
      ▶《书•舜典》:“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
      ▶孔颖达疏:“烈风是勐

  • 清和

    读音:qīng hé

    繁体字:清和

    英语:cleer and peaceful

    意思: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魏·曹丕《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

  • 一夜

    (1).一个夜晚;一整夜。《穀梁传·定公四年》:“以众不如 吴 ,以必死不如 楚 ,相与击之,一夜而三败 吴 人。”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赋》:“魂终朝以三夺,心一夜而九摧。” 唐 李白 《子夜吴歌》之四:“明朝驛使发,一夜絮征袍。” 老舍 《正红旗下》一:“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
    (2).指某夜。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越王 乃使木
  • 风清

    读音:fēng qīng

    繁体字:風清

    意思:(风清,风清)

     1.谓风轻柔而凉爽。
      ▶南朝·梁元帝《钟山飞流寺碑》:“云聚峰高,风清钟彻。”
      ▶唐·戴叔伦《泊湘口》诗:“露重猿声绝,风清月色

  • 和从

    读音:hè cóng

    繁体字:和從

    意思:(和从,和从)
    附和顺从。
      ▶《汉书•梅福传》:“积尸暴骨,快心胡·越,故淮南缘间而起,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于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
      ▶王

  • 令气

    读音:lìng qì

    繁体字:令氣

    意思:(令气,令气)
    美好的气度、情操。
      ▶《宋书•颜延之传》:“是以德声令气,愈上每高;忿言怼议,每下愈发。有尚于君子者,宁可不务勉邪!”

    解释:

  • 潜通

    读音:qián tōng

    繁体字:潛通

    意思:(潜通,潜通)
    暗通;私通。
      ▶汉·应劭《风俗通•皇霸•三皇》:“指天画地,神化潜通。”
      ▶汉·张衡《西京赋》:“城尉不弛柝,而内外潜通。”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