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意思: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出自作者[元]杨维桢的《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并借此表达对时局变化的感慨的诗。它通过描绘雷声、雨声、官军捷报和山人的酒杯,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时局的看法。 首先,诗中提到了“太史宅”和“初阳台”,这两个地点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在山间行走,可能是在寻找一处安静的地方来欣赏自然景色。而“敲门”和“曳杖”则表现了诗人寻找住所的艰辛和孤独。 接着,诗中描述了雷声和雨声,这是自然界的声音,但在这里,它们被赋予了象征意义。雷声象征着葛仙的威严和力量,而雨声则象征着黄妃的智慧和慈悲。这些象征性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 随后,诗中提到了“官军捷报铜铊陌”和“山人酒泻白螺杯”,这是对时局变化的描述。铜铊陌上的官军胜利消息传来,山人的酒杯也因此满溢,这暗示着战争的胜利和和平的到来。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时局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诗中提到了“凭谁得知诗句好”和“山东李勋今有才”,这是对未来人才的期待和对诗歌的赞美。诗人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他的诗句,同时也期待山东的李勋能够发挥出他的才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时局变化,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歌,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凭谁得知诗句好,山东李勋今有才。
作者介绍 聂绀弩简介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等。他是元朝末年和明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杨维桢自幼聪颖,其父杨宏对他寄予厚望。他的诗歌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常常描写自然风景和人民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杨维桢还擅长书法和绘画,尤其是山水画和花鸟画。他的画作与诗歌一样清新脱俗、自然流畅。

关键词解释

  • 官军

    读音:guān jūn

    繁体字:官軍

    英语:government troops

    意思:(官军,官军)
    旧称政府的军队。
      ▶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昔吴遣贺将军讨山贼,贼中有善禁者,

  • 捷报

    读音:jié bào

    繁体字:捷報

    英语:report of success

    意思:(捷报,捷报)

     1.报告战争胜利的文书。
      ▶唐·杜牧《少年行》:“捷报云臺贺,公卿拜寿卮

  • 山人

    读音:shān rén

    繁体字:山人

    英语:recluse; hermit

    意思:
     1.即山虞。古代掌管山林的官。
      ▶《左传•昭公四年》:“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县

  • 螺杯

    读音:luó bēi

    繁体字:螺杯

    意思:(参见螺盃)
    亦作“螺盃”。
     螺壳所作的酒杯。后亦为酒杯的美称。
      ▶《艺文类聚》卷七三引《陶侃故事》:“侃上成帝螺杯一枚。”
      ▶《宋书•张畅传》:“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