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曲歌辞·乐府》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意思: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女先烧百和香。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杂曲歌辞·乐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光风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是一首优美的闺怨诗,通过对一位女子在春日楼上的生活和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青春易逝的哀叹。 首先,诗中通过对光风澹荡、百花吐艳的春日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为女子的出场和情感表达提供了背景。楼上的女子每天都在学习歌舞,展现出一种青春的活力和朝气。 接下来,诗中描述了女子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她年轻美丽,有一个侍中家的兄长,自己也受到了皇帝的恩宠,嫁给了公主。她的生活看似幸福美满,但诗中却通过“寂寂罗帏春梦长”一句暗示了她的内心世界可能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 在描写女子的形象时,诗人运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她居住的环境和使用的物品。绿窗、珠箔、绣鸳鸯的窗帘、焚烧着百和香的侍婢等细节,都表现出女子的精致生活和内心的娇贵。 然而,诗中的女子虽然拥有美好的生活和显赫的地位,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寂寞和失落。她感叹“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无奈和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的感慨。诗中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闺怨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光风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鸳鸯

    读音:yuān yāng

    繁体字:鴛鴦

    短语:鸾凤 比翼鸟

    英语:mandarin duck

    意思:(鸳鸯,鸳鸯)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

  • 珠箔

    引用解释

    即珠帘。《汉武故事》:“ 武帝 起神室,以白珠织为箔。”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诗:“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宋 刘秉 《七夕》诗:“珠箔风轻月似钩,还将锦绣结高楼。”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美人二八兮捲珠箔,明月三五兮流华阁。” 清 汪懋麟 《东风第一枝》词:“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参见“ 珠帘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