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古乐府》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意思: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女先烧百和香。

出自作者[唐]权德舆的《古乐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早晨,享受着生活的美好。 首先,诗的开头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百花盛开,风光澹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示了女子的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可能性。接下来,“楼上朝朝学歌舞”一句,描绘了女子的日常生活,她每天都在楼上学习歌舞,这不仅表现了她的才艺,也暗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然后,“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的家庭背景,她年纪轻轻就嫁给了有权有势的侍中,她的妹妹也因为她的原因而得到了皇家的恩典。这体现了她的地位和家族的荣耀。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的闺房,窗户和窗帘都是绿色的,珠帘上绣着鸳鸯,环境充满了温馨和舒适。侍女们提前烧起了百和香,为女子营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这两句诗描绘了女子的生活状态,她静静地躺在帷帐中,听着莺啼声,享受着春天的梦境。这里既表现了她的安静和满足,也表现了她的孤独和寂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它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表现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孤独。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莺啼日出不知曙,寂寂罗帏春梦长。
作者介绍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

少有才气,未冠时即以文章称,杜佑、裴胄交辟之。唐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兼制诰,进中书舍人,历礼部侍郎,三次知贡举。唐宪宗时,累迁礼部尚书、同平章事。后坐事罢相,历任东都留守东都。复拜太常卿,徙刑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元和十三年(818年)去世,年六十。追赠左仆射,谥号“文”。

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关键词解释

  • 鸳鸯

    读音:yuān yāng

    繁体字:鴛鴦

    短语:鸾凤 比翼鸟

    英语:mandarin duck

    意思:(鸳鸯,鸳鸯)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

  • 珠箔

    引用解释

    即珠帘。《汉武故事》:“ 武帝 起神室,以白珠织为箔。” 唐 李白 《陌上赠美人》诗:“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宋 刘秉 《七夕》诗:“珠箔风轻月似钩,还将锦绣结高楼。” 明 夏完淳 《怨晓月赋》:“美人二八兮捲珠箔,明月三五兮流华阁。” 清 汪懋麟 《东风第一枝》词:“喜六街高揭金幡,万户低垂珠箔。”参见“ 珠帘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