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盱胎军东南第一山二首》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意思:登临不知不觉风烟晚,肠断捕鱼灯隔岸明。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题盱胎军东南第一山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第一山头第一亭》通过对第一山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深感悟。 首句“第一山头第一亭”直接点明诗人所处之地和此行的目的,即对第一山亭的向往和期待。 “闻名未到负平生”表达了诗人对第一山亭的期待和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未能亲自前往一观的遗憾。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未能及时前往,却因此得到了与高人同行的机会,表达了偶然与意外之喜。 “万里中原青未了”描绘了远望万里原野,青翠连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放眼天下的豪情。 “半篙淮水碧无情”则描绘了淮水半篙之隔,却显得如此平静无波,寓意人生中的许多事情看似阻碍重重,实则并无大碍。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描绘了登临时看到暮色中的景色,以及渔灯隔岸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第一山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深深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能亲自前往一观的遗憾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登临不觉风烟暮,肠断渔灯隔岸明。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渔灯

    引用解释

    渔船上的灯火。 唐 皮日休 《钓侣》诗之二:“烟浪溅篷寒不睡,更将枯蚌点渔灯。” 宋 柳永 《安公子》词:“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清 陆藻 《七月宿近华浦》诗:“暝色忽苍凉,渔灯出芦菼。” 郁达夫 《沉沦》八:“他在海边上走了一会,看看远岸的渔灯,同鬼火似的在那里招引他。”

    读音:

  • 风烟

    读音:fēng yān

    繁体字:風煙

    英语:wind and smoke

    意思:(风烟,风烟)

     1.南朝·齐·谢朓《和王着作融八公山诗》:“风烟四时犯,霜雨朝夜沐。”
      ▶南

  • 肠断

    读音:cháng duàn

    繁体字:腸斷

    英语:broken-hearted

    意思:(肠断,肠断)
    形容极度悲痛。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不觉

    读音:bù jué

    繁体字:不覺

    英语:unconsciously

    意思:(不觉,不觉)

     1.沉睡不醒。
      ▶《战国策•魏策二》:“齐桓公夜半不嗛,易牙乃煎熬燔炙,和调五味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