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经古墓》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意思: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关闭不曾朝。

出自作者[唐]熊孺登的《经古墓》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凉、哀悼的场景,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生死无常、逝者如斯的主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句“碑折松枯山火烧”描绘了墓地凄凉的景象,碑石断折,松树枯萎,山火焚烧,给人一种悲凉、荒芜的感觉,也象征着生命的消逝和无常。 第二句“夜台从闭不曾朝”中,“夜台”指的是坟墓,“不曾朝”表明了死者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无法看到日出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不可逆和死亡的终结。 第三句“那将逝者比流水”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流水,寓意着生命的流逝和消逝。流水不断向东流去,就像生命不断走向死亡,表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一句“流水东流逢上潮”中,“逢上潮”是指在流水的进程中,会遇到反向的潮流,形成碰撞和波折。这个意象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即使流水(生命)在不断前行,也会遇到波折和反向的潮流(生命中的困难和挫折)。 整首诗通过对墓地凄凉景象的描绘和对逝者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无常和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给人一种悲凉、哀思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关键词解释

  • 火烧

    读音:huǒ shāo

    繁体字:火燒

    英语:Baked Wheat Cake

    意思:(火烧,火烧)
    I
    着火,失火。
       ▶《说岳全传》第六五回:“那秦桧在睡梦之中,听得火烧,惊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 山火

    读音:shān huǒ

    繁体字:山火

    意思:
     1.山中草木焚烧而燃起的火。包括撂荒、行猎等人为燃起的山火,以及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山火。
      ▶南朝·梁·何逊《七召》:“山火已燎,野霜初白。”
      ▶唐·沈佺

  • 台从

    读音:tái cóng

    繁体字:檯從

    意思:(台从,台从)
    犹台驾。从,僕从。不敢直斥其人,故唿其僕役。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裕州刀匪》:“下走犯渎台从,容请降舍负荆。”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