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海馆中》 何时征棹一归去,江有鲈苇岩有风。

何时征棹一归去,江有鲈苇岩有风。

意思:什么时候征划着一回去,长江有鲈鱼芦苇岩有风。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南海馆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岭外经年逐断蓬》是一首表达离乡漂泊之苦的诗篇。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岭外(指五岭以外,常泛指遥远的边地)漂泊的岁月里,像断根的蓬草一样随波逐流,辗转各地。孤身一人在废旧的馆舍中吟诗度日,夜晚的孤独和寂寥可想而知。 “灯回秋壁耿乡梦,雨送夜潮飘海风”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被秋灯回照的墙壁和雨夜潮水、海风的呼啸声扰乱乡梦的情景,进一步烘托了他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靖节久抛三径乐,子云坐汉十金空”这两句诗借用了陶渊明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和司马相如因贪恋官场而家财散尽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淡然态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岭外经年逐断蓬,孤吟废馆几宵中。
灯回秋壁耿乡梦,雨送夜潮飘海风。
靖节久抛三径乐,子云坐汉十金空。
何时征棹一归去,江有鲈苇岩有风。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归去

    读音:guī qù

    繁体字:歸去

    英语:go back; return

    意思:(归去,归去)

     1.回去。
      ▶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唐·李白

  • 何时

    读音:hé shí

    繁体字:何時

    英语:when

    意思:(何时,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楚辞•九辩》:“皇天淫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干?”唐·韩愈《赠别元十

  • 征棹

    读音:zhēng zhào

    繁体字:徵棹

    意思:(参见征櫂)
    亦作“征櫂”。
     指远行的船。
      ▶北周·庾信《应令》诗:“浦喧征棹发,亭空送客还。”
      ▶唐·张旭《清溪泛月》诗:“旅人倚征棹,薄暮起

  • 一归

    引用解释

    1.归来或往来一次。《吕氏春秋·报更》:“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新唐书·何蕃传》:“事父母孝,学太学,岁一归。” 唐 刘沧 《赠颛顼山人》诗:“ 洛阳 紫陌几曾醉, 少室 白云时一归。”

    2.犹言同归。《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性之所期,贵贱同量;理之所极,卑高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