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意思:晚年终于享受幸福,庇护不应欺骗,不要让碧江上,只有把陶母碑。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是一首对古代名人的赞扬和对道德品质的崇尚的诗。 首先,诗中提到了“当时丈人”,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老人或智者。这位老人虽然早年丧偶,独自抚养孤儿,但他坚守名誉,不让自己陷入困境。他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品质,最终获得幸福和福报。这种精神在阴德方面不应被欺骗,应该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 其次,“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这句话表达了对陶母的敬仰之情。陶母是古代的一位贤良母亲,她的行为和品德被后人传颂和赞美。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让碧江之上只有陶母的碑文流传,而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她的精神。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名人的崇敬之情和对道德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呼吁人们应该坚守道德底线,追求幸福和福报。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思想内涵,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名人的敬仰之情和对道德品质的崇尚之意。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阴骘

    读音:yīn zhì

    繁体字:陰騭

    英语:Make calm in secret ( 骘:quiet).

    意思:(阴骘,阴骘)

     1.《书•洪范》:“惟天阴骘下民。”
      ▶孔传

  • 碧江

    读音:bì jiāng

    繁体字:碧江

    意思:水流澄碧的江。
      ▶唐·张祜《梦江南》诗:“尽日碧江梦,江南红树春。”
      ▶唐·李咸用《庐陵九日》诗:“菊花山在碧江东,冷酒清吟兴莫穷。”
      ▶宋·朱熹《葺居》

  • 暮年

    读音:mù nián

    繁体字:暮年

    短语:余生 风烛残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天年 夕阳 余年

    英语:old age

    意思:晚年;老年。
      ▶三国·魏·曹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