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舟行述怀寄公仪》 昨夜淮出好风月,为君中夕促瑶徽。

昨夜淮出好风月,为君中夕促瑶徽。

意思:昨天晚上淮出好风月,是你中晚上催促瑶徽。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舟行述怀寄公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深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让我们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两句,“昔陪画省对春菲,今日逢春未得归”,诗人回忆起在画省(可能是指诗人曾经任职的部门)陪伴着春天的花朵的日子,而现在春天又来临了,却无法回归到那种美好的生活状态。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失落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深深的怀旧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灼灼海棠谁复折,差差燕子又还飞”,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海棠花鲜艳欲滴,但已经没有人来折取,燕子又如往常一样飞回。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清尊须惜良辰共,白发俄惊万事非”,表达了诗人对珍惜美好时光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白发已经悄悄地爬上鬓角,暗示着诗人对岁月的无奈和生活的变迁。 最后两句,“昨夜淮出好风月,为君中夕促瑶徽”,描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昨夜淮河畔的好风好月,诗人希望再次与君共度这样的美好时光。这里的“中夕促瑶徽”暗示着诗人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意,但他仍然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在生活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昔陪画省对春菲,今日逢春未得归。
灼灼海棠谁复折,差差燕子又还飞。
清尊须惜良辰共,白发俄惊万事非。
昨夜淮出好风月,为君中夕促瑶徽。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风月

    读音:fēng yuè

    繁体字:風月

    英语:wind and moon-scene

    意思:(风月,风月)

     1.清风明月。泛指美好的景色。
      ▶《宋书•始平孝敬王子鸾传》:“上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瑶徽

    读音:yáo huī

    繁体字:瑤徽

    意思:(瑶徽,瑶徽)
    玉制的琴徽。徽,琴弦音位标志,多以金、玉或贝壳等制成。借指美琴。
      ▶唐·鱼玄机逸句:“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明·高启《燕歌行》:“欲写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