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意思:这封信的回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开信看了看?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别王十后遣京使累路附书》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重关晓度宿云寒,羸马缘知步步难。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作者不详。这首诗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都非常独特。 首先,从诗句“重关晓度宿云寒”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清晨穿越重重关隘,在寒冷的云雾中行进的情景。这句诗巧妙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安。 “羸马缘知步步难”则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羸弱之马步履艰难的形象,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疲惫。这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寓意深刻,让人联想到人生的坎坷和不易。 “此信的应中路见”中的“信”可以理解为消息、音信,也可以理解为信任、信念。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在中途能够见到朋友的信心和信念。 最后,“乱山何处拆书看”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的迷茫和不安。这句诗以“拆书”这一形象生动的表达,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艰辛、表达思念之情、展现人生坎坷等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重关晓度宿云寒,羸马缘知步步难。
此信的应中路见,乱山何处拆书看?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中路

    读音:zhōng lù

    繁体字:中路

    英语:mid-way

    意思:
     1.半路。
      ▶《楚辞•九辩》:“然中路而迷惑兮,自压按而学诵。”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之十:“黄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的应

    读音:de yìng

    繁体字:的應

    意思:(的应,的应)
    定当。
      ▶唐·白居易《送鹤上裴相公》诗:“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稳上青云莫迴顾,的应胜在白家时。”
      ▶唐·裴铏《传奇•孙恪》:“袁氏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