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募兵》 恐被嗜利徒,无能御国患。

恐被嗜利徒,无能御国患。

意思:担心被人喜欢利,没有人能抵御国家担心。

出自作者[宋]杜范的《募兵》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情怀为主线,通过描绘战前的场景,以及战后人民生活的困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危难的深深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召募士兵的场景,急如雨下的文书,都保之间的取办,反映出战争的紧迫性和残酷性。接着,诗人通过描述百夫长和一夫的费用对比,以及老母和少妇蓬头走江干的悲惨场景,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 诗中母子、夫妻的对话,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人民在战争面前的无助和无奈。他们衣裳破旧,田园荒芜,一旦离开战场,将面临饥寒交迫的困境。诗人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国家危难的忧虑,都在这段对话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希望。他表达了自己想要和他们一起战斗的愿望,但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可能对家人造成的影响,又有所犹豫。最后,诗人决定暂时分离,但仍然会为他们祈祷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国家危难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深深同情。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值得我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召募古来有,今者何其对。
文书急如雨,取办都保间。
百夫不录十,一夫费千钚。
恐被嗜利徒,无能御国患。
老母与少妇,蓬头走江干。
挽之不得留,悲泣声彻天。
母曰我壮子,妇曰我健夫。
衣裳破无补,田园荒未锄。
一朝弃我去,饥寒我何如。
我欲从汝行,生死同一隅,抑恐惰车气,累汝重汝辜。
今业已分离,把袂略须臾。
拭泪为汝言,汝言无我虞。
戮力济王功,期以斩强胡。

关键词解释

  • 无能

    读音:wú néng

    繁体字:無能

    短语:一无所长 差劲 碌碌 志大才疏 低能

    英语:inability

    意思:(无能,无能)

     1.没有才能;没有能力

  • 嗜利

    读音:shì lì

    繁体字:嗜利

    意思:贪求私利;贪图钱财。
      ▶明·方孝孺《送李宗鲁序》:“如以得为喜,则将以失为忧,此好名嗜利者之为,非无固必之道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御史王宝田奏摺附片》

  • 国患

    读音:guó huàn

    繁体字:國患

    意思:(国患,国患)
    国家的灾难、祸患。
      ▶《战国策•赵策三》:“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戚受封,而国人计功也。”
      ▶三国·魏·嵇康《管蔡论》:“遂乃抗言率众,欲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