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感事二首》 奈何嗜利者,藉口托爱君。

奈何嗜利者,藉口托爱君。

意思:为什么喜欢利的,借口托爱你。

出自作者[宋]张嵲的《感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忠诚、道德和权力的矛盾。诗中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其中人们应该持有高尚的道德和忠诚,但现实却充满了贪图私利、虚伪和背叛。 首段描述了诗人对一位亲人的深情厚谊,他希望将一剂药丸赠予亲人,但无奈那些只顾个人利益的人,却以爱君的名义来掩饰他们的虚伪。这暗示了诗人对那些只看重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的人的失望。 第二段则引用了历史事件,如杨贵妃的绝袖之恋和唐朝的中兴,这些历史事件在诗人看来是名臣的功业,但最终谁会归功于这些功业呢?老妇人最终承受了苦果。这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那些只看重权力和名利,而忽视真正道德和责任的人的批评。 最后一段再次强调了忠诚和道德的重要性,但人们往往对这些品质视而不见,甚至不报答那些对他们有大恩的人。这里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对那些忘恩负义的人的失望和愤怒。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德、忠诚和权力的矛盾看法,以及对现实社会中虚伪、背叛和不公的批判。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强烈,读来令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山一丸药,终当持遗亲。
奈何嗜利者,藉口托爱君。
太真绝袖去,中兴为名臣。
功业竟谁归,老妪终苦辛。
大恩竟不报,初无乌鹊仁。

关键词解释

  • 奈何

    读音:nài hé

    繁体字:奈何

    短语:

    英语:how

    意思:
     1.怎么,为何。
      ▶《礼记•曲礼下》:“国君去其国,止之曰‘奈何去社稷也’;大夫曰‘奈何去

  • 嗜利

    读音:shì lì

    繁体字:嗜利

    意思:贪求私利;贪图钱财。
      ▶明·方孝孺《送李宗鲁序》:“如以得为喜,则将以失为忧,此好名嗜利者之为,非无固必之道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御史王宝田奏摺附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