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儒百窘似贫户,薪及扅襦作褌。
意思:小儒百窘迫似乎贫困户,薪及扅短作褌。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次韵康庆之题予桐江诗卷》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个人境遇和物质匮乏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小儒身份和薪柴不足的困境,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他也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愤慨。
首句“小儒百窘似贫户,薪及扅襦作褌。”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困境,他像贫穷的人一样经常感到窘迫,因为薪柴不足,甚至连做饭的器具扅(一种竹制炊具)上的竹子都拿来做了短裤。这里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梓泽珊瑚许窥否,未多玉璞与金浑。”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愤慨。梓泽是古代贵族的园林,珊瑚、玉璞、金都是珍贵的东西,诗人却连窥视它们的资格都没有,只能看着它们被少数人占有。这里诗人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资源分配不公的不满。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描绘个人境遇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匮乏和社会不公的无奈和不满。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追求,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意的诗,通过描绘个人境遇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匮乏和社会不公的不满,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