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子清贫居十韵因以述志》 耽书只糟粕,学海淼津涯。

耽书只糟粕,学海淼津涯。

意思:沉迷于书只糟粕,学海大水渡口。

出自作者[宋]李洪的《次子清贫居十韵因以述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世态的清醒认识。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贫病交加、轻肥嘲笑、耽书学海、孤屿远景等生活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贫病同原宪,轻肥诮子华。”中,“原宪”和“子华”是典故人物,原宪是孔子弟子,生活贫困,子华则是富贵之人。诗人以此对比,表达了自己贫病交加和富贵之人的轻肥嘲笑形成鲜明对比。 颔联“耽书只糟粕,学海淼津涯。”中,“耽书”表示诗人对读书的热爱,“糟粕”表示对知识的浅薄理解,而“学海淼津涯”则表达了知识的浩渺。 颈联“孤屿亭何远,葵丘戌复赊。”描绘了诗人的孤寂和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常和无法把握的感慨。 尾联“幕巢同社燕,雉堞接昏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友情和忠诚的珍视。 全诗语言朴素,情感深沉,通过对自己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世事的清醒认识。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不要被世事所迷惑,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责任,希望人们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贫病同原宪,轻肥诮子华。
耽书只糟粕,学海淼津涯。
孤屿亭何远,葵丘戌复赊。
捄穷无髻宝,绝粒饵胡麻。
壮岁徒干禄,儿时不称家。
已谙蕉覆鹿,何预鸟衔花。
世态多谗疾,心安免怨嗟。
幕巢同社燕,雉堞接昏鸦。
当食思颇牧,遗忠想尚奢。
安能效狡狯,掷米变丹砂。

关键词解释

  • 学海

    读音:xué hǎi

    繁体字:學海

    英语:sea of learning

    意思:(学海,学海)

     1.汉·扬雄《法言•学行》:“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丘陵学山不至于山,是故恶夫画也。”言百川

  • 糟粕

    读音:zāo pò

    繁体字:糟粕

    短语:流毒 遗毒 残渣 余烬

    英语:scum

    意思:酒滓。喻指粗恶食物或事物的粗劣无用者。
      ▶汉·刘向《新序•杂事二》:“凶年

  • 耽书

    读音:dān shū

    繁体字:耽書

    意思:(耽书,耽书)
    酷嗜书籍。
      ▶唐·皇甫冉《送韦山人归所居钟山》诗:“服药颜虽驻,耽书癖已成。”
      ▶唐·秦韬玉《采茶歌》:“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

  • 津涯

    读音:jīn yá

    繁体字:津涯

    意思:
     1.岸;水边。
      ▶《书•微子》:“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
      ▶孔传:“言殷将没亡,如涉大水无涯际,无所依就。”
      ▶宋·李纲《小字华严经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