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寄朱昌叔》 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

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

意思:知道有世人嘲笑无意解除,自己很懒散得扬雄。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奉寄朱昌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 首句“劳劳忽忽欲谁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迷茫和困惑,感到孤独无助,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感通过“劳劳”和“忽忽”两个词语的运用,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要有田园去自终”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田园中过上平静、自由的生活,结束四处奔波、劳碌的生活。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衰俗未佑谁得失,古风期与子穷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失望,认为世俗的风气无法改变,只能期待古代的淳朴风气能够再次出现。这种情感通过“衰俗”、“未佑”等词语的运用,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 “三年客兴看秋叶,万里归心寄断蓬”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看到秋叶落下,想起自己已经在外漂泊了很长时间,心中不禁涌起思乡之情。但是,未来的路在哪里,自己是否能够回到家乡,这些都是未知的。这种情感通过“三年”、“万里”等词语的运用,更加生动地表现出来。 最后两句“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嘲和对扬雄疏懒性格的认同。诗人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并不被世人理解,但是自己却并不在意,因为自己也有扬雄那样的疏懒性格,不愿意为了世俗的眼光而改变自己。这种情感通过“知有”、“自惭”等词语的运用,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失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嘲和认同。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劳劳忽忽欲谁从,要有田园去自终,衰俗未佑谁得失,古风期与子穷通。
三年客兴看秋叶,万里归心寄断蓬。
知有世嘲无意解,自惭疏懒甚扬雄。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扬雄

    读音:yáng xióng

    词语解释

    ⒈  一作“杨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语言学家。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汉成帝时为给事黄门郎。王莽称帝后,任太中大夫。早年以辞赋闻名,有《甘泉赋》、《长杨赋》等名篇。晚年研究哲学,仿《论语》和《易经》作《法言》和《太玄》。另有研究语言学的

  • 疏懒

    读音:shū lǎn

    繁体字:疏懶

    英语:careless and lazy; indolent

    意思:(参见疏嬾,疏懒)

    近义词: 随便、散漫

  • 自惭

    读音:zì cán

    繁体字:自慚

    意思:(自惭,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唐·白居易《初罢中书舍人》诗:“自惭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

  • 无意

    读音:wú yì

    繁体字:無意

    短语:无形中 误 不知不觉

    英语:inadvertent

    意思:(无意,无意)

     1.泯灭意虑;没有意念。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