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阎仲甫郎中病起二首一》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

意思:伏波七十老头盔弧,薏苡何曾恰好病躯。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阎仲甫郎中病起二首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英勇武将,虽然身体受损,但依然心怀壮志,充满活力。诗中的语言流畅,意象生动,给人一种激昂向上的感觉。 首句“伏波七十老鍪弧”,伏波指的是沉伏波涛,形容英勇善战,老鍪弧则暗示着年老体衰,但依然持有战弓,准备战斗。这一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老将的英勇和坚韧。 次句“薏苡何曾适病躯”,薏苡是一种草药,有助于治疗疾病。然而,这里的意思却是,即使是草药也无法治愈老将的病躯。这句诗透露出一种悲壮的气氛,让人感到老将的身体状况不佳,但依然坚持战斗。 末两句“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描绘了老将的高尚生活态度。他虽然身体抱恙,但并不消沉,而是通过品评诗歌,校对画作来陶冶情操,修养身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人感受到老将的豪情壮志和坚韧不屈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生动具体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坚贞不屈、豪情满怀的老将形象。诗人通过赞美老将的高尚品质和精神风貌,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伏波七十老鍪弧,薏苡何曾适病躯。
高卧输公无一事,评诗校画是功夫。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伏波

    读音:fú bō

    繁体字:伏波

    意思:
     1.汉将军名号。
      ▶西汉·路博德、东汉·马援都受封为伏波将军。见《汉书•武帝纪》、《后汉书•马援传》。
      ▶南朝·宋·鲍照《代苦热行》:“戈船荣既薄,伏波赏亦微。

  • 薏苡

    读音:yì yǐ

    繁体字:薏苡

    英语:Job\'s-tears

    意思:
     1.植物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颖果卵形,淡褐色。子粒(薏苡仁)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茎

  • 何曾

    读音:hé zēng

    繁体字:何曾

    英语:did ever

    意思:
     1.为何,何故。
      ▶《孟子•公孙丑上》:“尔何曾比予于管仲?”赵岐注:“何曾,犹何乃也。”
      ▶宋玉《九

  • 病躯

    读音:bìng qū

    繁体字:病軀

    英语:sick body

    意思:(病躯,病躯)
    抱病之身。
      ▶《三国演义》第五二回:“琦谓肃曰:‘病躯不能施礼,子敬勿罪。’”清·李渔《风筝误•请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