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中道小疾见寄》 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意思:那个人实在傲慢放荡,不喜欢你缠绕。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答中道小疾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嵇康、陶渊明的赞美诗,表达了对他们自然、率真个性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诗中描绘了嵇康的懒散性格,但他却懂得养生之道。而陶渊明则被描绘为一个有深度的思想家,他更注重内在的修养而非外在的名声。这两位人物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与诗人的情感性相契合。 诗人通过引用老子的言论,强调了身与名孰亲的重要性,进一步强调了诗的本质在于表达情感,无需大肆宣扬。这表达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理解,即诗歌应该反映人的情感和本性,而不是追求声势和浮华。 诗人对陶渊明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他想象如果陶渊明还在世,一定会为嵇康的懒散性格感到不平。这表达了诗人对嵇康的个性特点的欣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鼓励人们应该适情适性,享受生活。他表示愿意与读者一起饮酒,不吝惜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验。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热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热情的赞美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率真个性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它鼓励人们追求真实的自我,享受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热情和关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
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
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
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
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
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喜子

    读音:xǐ zǐ

    繁体字:喜子

    意思:即蟢子。一种长脚的小蜘蛛。
      ▶《尔雅•释虫》“蟏蛸、长踦”晋·郭璞注:“小蜘蛛长脚者俗唿为喜子。”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妇女﹞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

  • 缠萦

    读音:chán yíng

    繁体字:纏縈

    意思:(缠萦,缠萦)
    缠绕。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舟中》诗:“烛蛾谁救护,蚕茧自缠萦。”
      ▶明·刘基《题也先进德祖母徐氏节义传》:“青松与兔丝,引蔓相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